當前污水處理中的生物處理大多是采用厭氧與好氧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溶解氧在實際的廢水生物處理操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指標的不合適或波動過大,會迅速導致活性污泥系統受到沖擊,進而影響處理效率。因此在實際生化處理工藝中,需嚴格控制溶解氧的含量。
1、溶解氧的概述
溶氧(DO)是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的簡稱,是表征水溶液中氧的濃度的參數,是溶解在水中的游離態(tài)氧。
溶解氧的單位為mg/L,用每升水里氧氣的毫克數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表征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溶解氧高有利于對水體中各類污染物的降解,從而使水體較快得以凈化;反之,溶解氧低,水體中污染物降解較緩慢。
2、影響溶解氧的因素
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兩種作用的影響:一種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機物降解的耗氧,代謝耗氧;另一種是使DO增加的復氧作用,主要有空氣中氧的溶解,曝氣手段等。這兩種作用的相互消長,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
影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的環(huán)境因素有水溫,氧分壓,鹽度等因素。